翰林版本現在已經在上昆蟲的單元囉~~其他的版本緊接者也要開始上囉!!!
 
阿璁在這為老師準備了...是翰林出版和台大昆蟲所合作的"花金龜說故事"
 
共有12支有趣的小短片!!!
 
 
花金龜  
 
 

 阿璁也幫老師準備了下載的地方 Dropbox載點 http://goo.gl/1TBLrP

 
 
對於阿璁所提供的檔案,資源有興趣的
 
使用上有問題,或想要完整的檔案
 
歡迎老師留言喔....也可以撥打馬上辦專線0922882846
 
跟阿璁聯絡
教師節大頭  
 

 

 

翰林阿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馬友友絲路音樂會 從古老到創新

馬友友的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 Elgar Cello Concerto by YoYo Ma (1/3)

馬友友的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 Elgar Cello Concerto by YoYo Ma (2/3)

馬友友的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 Elgar Cello Concerto by YoYo Ma (3/3)

文章標籤

翰林阿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民視新聞】齊白石等名家鉅作 一覽無遺

【人間衛視】齊白石書畫展 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

文章標籤

翰林阿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奇美影音【從空中看地球】認知地球的美麗與危機

 

空拍地球景觀 無與倫比的美麗

 

 

文章標籤

翰林阿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,請輸入密碼
  • 密碼提示:翰林一路發
  • 請輸入密碼:

翰林國語 社會

配合五下國語第二課

四下社會第二單元

【台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】

 

http://home.educities.edu.tw/nkhs9323005/AAAA2000.htm

 

可查詢台灣各地的地名由來喔!!!!

 

螢幕截圖 2014-03-11 23.28.12  

 

 

 

文章標籤

翰林阿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翰林國語 配合五下第三課

首選珍藏 : 生存戰略!!——全力求活的潮間帶生物

撰文:伍薰

若要說,地球上哪種環境化最大、對生物生存的挑戰也最嚴苛,那麼最佳的候選答案,或許莫過於「潮間帶」了!

潮間帶的定義,指著是位於高潮線(漲潮時海水水位的最高點)與低潮線(退潮時海水水位的最低點)之間的這段區域,在高潮線以上的地區,除非發生特殊天災,否則不會接觸到海水;而在低潮線以下的區域,則永遠保持在海水的浸潤下。而潮間帶,所指的就是位在真正的陸地與海洋之間,因潮汐落差而不斷變動的地帶。事實上,潮間帶這項定義,也包含著許多截然不同的生態體系:在岩質海岸(例如臺灣東部),往往會產生大小潮池;而在沙質海岸,有可能是一望無際的沙灘(如臺灣西部海岸),或者因為地形因素而適於紅樹林生長(例如淡水河口)。儘管如此,所有位於潮間帶的自然環境,全部都具備了相同的特色--變動性!

紅樹林

彈塗魚主要棲息在河口、紅樹林半淡鹹水域,圖片為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


由於地球與月球、太陽等天體間彼此之間潮汐力的牽引,每天有兩次海水起伏,而潮間帶的生物,也因此必須生存在不斷乾、濕交替的環境裡,再加上太陽旺盛的蒸發作用,不論在溫差、體內外滲透壓等生存條件上都會有劇烈的變化,也因此,能夠生存在潮間帶的生物,多半也都具備了兩把刷子,才能在這麼嚴苛的環境裡生存下來。以下簡介各種生物面對環境變動的方式:

對日曬與乾旱的適應性

海洋生物在面對乾燥時,往往會選擇躲在比較狹窄的縫隙裡,減少陽光的曝曬與空氣的接觸,例如岩質海岸環境下許多的螺類、石鱉等生物;甚至許多貝類,會增加殼面上紋路的密度,藉著增加殼體的散熱面積,透過空氣將太陽帶來的強烈熱度帶走。而某些刺胞動物,例如海葵,除了將觸手縮回體內,將身體表面積縮減到最小以外,還會分泌黏液,減少水分蒸散。另一方面,居住在沙岸環境中的招潮蟹、彈塗魚等,則多半棲居在洞穴裡,以躲避強烈日曬。至於潮池內的生物,則只要潮池不會被曬乾,本質上還是處在水域,不會面臨乾旱問題。

彈塗魚

彈塗魚分布在臺灣北部、澎湖小琉球。(圖片來源: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)


呼吸的適應

由於在退潮時缺乏海水,許多以鰓呼吸的生物,就面臨窒息的危險。以貝類而言,緊閉外殼且進入休眠模式,降低整體的代謝率,便足以讓牠們撐過這段乾旱時期。

而彈塗魚則發展出額外的呼吸方式:牠們全身的皮膚以及口部,都能用來與環境交換氣體,以保持血液內含氧量的穩定,維持新陳代謝的運作。

覓食方式的適應和特化

由於潮間帶的環境變化多端,絕大多數棲息於此的生物,也依據其食性,發展出相對應的覓食策略。以居住在沙岸的彈塗魚而言,牠們發展出特化過後的大形胸鰭,使牠們能夠在退潮後,在泥質海岸上爬行或跳躍,搜尋藻類或者有機碎屑維生。和尚蟹1甲殼類生物,平時則多半隱沒在洞穴之中。退潮後,趁著沙灘上還算濕潤的短暫期間,牠們會集體爬出洞穴,在沙灘上撿拾有機碎屑補充營養。二枚貝2則會利用斧足3將自己埋在沙灘之中,漲潮時是牠們最快樂的時光,牠們會過濾海水中的碎屑,作為營養和成長的來源。

白鷺鷥

白鷺鷥是彈塗魚的天敵之一。(圖片來源:典藏單位:尋找台灣攝影文化的歷史座標


而對於居住在潮池裡的眾多生物而言,雖然覓食的時間比較沒有限制,但是漲潮時,潮池裡的海水能與海洋直接交流,不僅帶走有機廢物,也帶來了一些食物碎屑,因此這時,也是動物們覓食的絕佳時機;甚至,也有部份居住在海洋之中的魚類,會趁著漲潮進入潮池來覓食、產卵等。

潮間帶因其環境劇烈變動的特性,促使生物發展出特異的外型與生存方式。潮間帶距離人類的活動範圍最近,是最容易親近觀察的自然教室,同時也最容易遭受人為的破壞,汙水、廢土等汙染,都會加重牠們的生存壓力。但其實潮間帶生物的豐富變化以及適應力,或許蘊含了演化的生機,多保護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,未來說不定它還會帶給我們更多的啟示。


註釋:

1和尚蟹類:小型蟹,多分布於沙灘或泥灘地。

2二枚貝類:即雙殼綱,特徵是具有兩片貝殼。

3斧足:雙殼綱具有狀似斧頭的肌肉,可透過伸縮的動作移動身體。


延伸閱讀:

CCC9:悲傷彈塗淚

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:台灣魚類資料庫

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:台灣魚類資料庫
 
文章引用自http://digitalarchives.tw/Exhibition/3645/1.html
文章標籤

翰林阿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好用小工具

自編生字簿喔~~

新北市教育局提供的好用工具

http://eword.ntpc.edu.tw/index.asp

 

 

螢幕截圖 2014-03-11 23.09.25  

文章標籤

翰林阿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配合翰林 國語 六下 第五課 從空中看地球 

好用小工具

Google 地球

 

01阿代利海岸外的冰山(配合課本36頁)

01阿代利海岸外的冰山(配合課本36頁)

02非洲大草原的象群(配合課本36頁)

02非洲大草原的象群(配合課本36頁)

03巴里島上的梯田(配合課本36頁)

03巴里島上的梯田(配合課本36頁)

04馬尼拉北方的皮納吐波火山

04馬尼拉北方的皮納吐波火山

05阿代利地區的冰山與阿代利企鵝

05阿代利地區的冰山與阿代利企鵝06亞馬孫河在瑪瑙斯附近的曲流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 

文章標籤

翰林阿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配合翰林國語五下習作

第三課P.20 閱讀練習 "蜂"

  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唐  羅隱

不論平地與山尖,

無限風光盡被占。

採得百花成蜜後,

為誰辛苦為誰甜?

 

蜜蜂是怎樣釀蜜的?
蜜蜂是昆蟲王國的辛勤勞動者。通常當一隻工蜂尋找到好的花粉時,就飛回蜂巢報信,以舞蹈或腹部的搖擺來告訴同伴有多遠的距離以及花粉的方向,腹部搖擺是蜜蜂複雜語言的一部分。工蜂用喙採集花粉,用特殊的肚子來運送花粉,在牠們的腿上有毛刷以及搬運花粉的“籃子”,當牠們採集時,就用這些工具來工作。牠們不辭辛苦,勤勤懇懇,這邊採了又飛到另一邊繼續採,在每朵鮮花上留連忘返,直到再也承受不了,才帶著沉甸甸的花粉“籃子”飛回蜂房。在蜂房的入口處,有當“哨兵”的工蜂,牠們用觸角探測每只進來的蜜蜂,確認身份後,才肯放行。
當工蜂載蜜而歸時,牠們就會尋找合適的巢房,把花粉球卸下,同時檢查其他蜂巢是否裝滿,還差多少。一隻蜜蜂要往返100多次,而且是滿載花粉,才釀出一點蜜來,而一個好的蜂箱,一周內可以貯50磅的蜂蜜。蜜蜂靠一股凝聚力和滿足群體需要的能力非凡的勤勞與技巧忙碌著。蜂蜜是牠們的血液,如果發現誰來偷蜜,牠們就會群起而攻之,這時,合作就是這個複雜社會的核心。蠟蛾是牠們的公敵,一旦發現蠟蛾入侵,群蜂就會立即行動,毫不留情,共同捍衛蜂房,保護牠們辛勤工作的成果。(本文摘錄自e世紀十萬個為什麼?
看看更多相關問號小博士:
  蜜蜂如何找到採蜜的花朵?
  為什麼蜜蜂螫了人後就會死?
  為什麼「蜂王」、「蟻王」活得較久?
  被蜜蜂螫咬了怎麼辦?

文章引用自小蕃薯問號小博士

http://kids.yam.com/why/article/article772.html

文章標籤

翰林阿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